第426章 咋没疗效呢?(2 / 2)

远在几公里之外的、生产队民兵们,都能看见那道在苍穹之中,不停晃动的光柱。

见此情形,

大家伙儿哪还不知道,这不是汽车车灯,就是摩托车车灯?

在这个时期,

汽车、摩托车这些东西,全都是属于公家的。

因此,

民兵们这才放心大胆的,各自收好枪,不再前去查看情况了。

“我就不随你回荣威县了。”

先前一路上,都沉默不语的梁建平。

此时他站在摩托车旁边,不肯上车,“我家就在昌隆县郊区,距离这里也就是10几里路远吧。

罗旋同志,你顺着原路回荣威县吧,我自己走路回家。”

梁建平摇摇头:“你的好意心领了,不用了。才10多里地而已,我走着走着就回去了,这宝贝疙瘩耗油,咱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啰皂!上车吧,一脚油门的事情。”

罗旋道:“说的好像前面跑了100里地,不是办的私事儿一样。还差这最后这10几里地?尿都尿完了,不差这最后一哆嗦。

同志啊,你这么虚伪,可要不得。”

黑暗之中,梁建平脸一红。

随后便慢慢坐上摩托车的后座,任由罗旋拉着他,往昌隆县郊外飞驰而去。

夜间,路上寂静无人。

这个时期,每个县拥有的车辆极其有限,也不用担心什么会车之类的。

只管敞开了油门的跑。

没多时。

摩托车行驶到一个岔路口的时候,梁建平拍拍罗旋的肩膀,示意往右拐。

再从乡间小道上,往前行进个4,5里路,便到了梁建平的家。

这一路上,借助着摩托车的车灯,罗旋看清楚了周围的环境。

这里似乎是一个蔬菜生产队,也就是专门种植蔬菜、培育秧苗,为整个昌隆县的居民们,提供各种时鲜蔬菜和豆腐的专业生产队。

这种蔬菜生产队,它与一般的农业生产队不一样。

首先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蔬菜生产队的社员,他们的稻田很少。

平均下来,一个人也就是5厘、7厘地的面积。

连一分水田的面积都不到,种植出来的稻谷,说实话,也就够他们吃一个月的。

其余的粮食,就需要他们向供销社生鲜门市,上交了定额生产的蔬菜之后。

才能凭借着供销社的出具的收据,去粮站里面兑换粮食出来,作为他们的的口粮。

这种模式,和其他的农业生产队,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真正说起来,蔬菜生产队的社员们,其实地位还是很尴尬的。

说他们是农民吧?

一年下来,分的粮食还不够一个月吃。

说他们是城镇居民吧,却又没有人家那种粮本。

绝对属于农民不算农民、城镇居民不算城镇居民那种,不上不下的。

难堪的要死。

这种蔬菜生产队,社员们干的农活,没有那种纯农业生产队的社员们,干的农活苦重。

但是它很烦人:一年到头,各种细碎的种植活,干都干不完。

撒完芹菜种子,得种丝瓜;收完白菜,还得赶紧去补种一茬莴笋...

哪一样活都不算特别的重、特别的苦;但却非常非常的磨人,都是些水磨工夫的细碎活。

停好摩托车。

梁建平顺口说了一句:“罗旋同志啊,既然已经到我家门口了,就进去喝口水吧1

“好埃”

罗旋回答的很痛快:“那就打扰了埃”

“呃...”

梁建平顿时不噎住了:“咳咳,来来来,这边请。”

现在已经是半夜三更的了。

梁建平家里的女眷们,此时都早已经睡下了。

他是属于蔬菜生产队,每天早上天不见亮,就要起来。把地里面、昨天晚上拔好的菜苗。

给收拾到背篓里面。

然后背篓,这些婆娘需要走上10几、20几里路,到别的公社去将这些菜苗给卖出去。

替别的公社,培育各式各样的蔬菜幼苗。

这也是梁建平,他们这个蔬菜生产队里,很重要创收来源之一。

这个破活,很累。

每天需要背着沉重的背篓,走上很远的路不说。

卖这些蔬菜幼苗,可不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一把尖椒幼苗,需要将它一根一根的捋顺。

数出100棵或者是50棵。

然后用草绳将它捆好。

一棵蔬菜幼苗,才能买3至5厘钱!

谁来买100棵幼苗,都算得上是“大一点”的客户了,那也不过才卖3毛钱、5毛钱的...

要是遇到农村里那些私人来买,人家才买个10棵、20棵幼苗。

但蚊子再小,它也是肉呀。

谁要是嫌麻烦,不想卖。

但别人会卖!

一笔买卖做下来,收到个3分钱5分钱的...想想,

一大上午。

做的全是这种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的买卖,而且还是长年累月、做的都是这种事情。

不但如此。

每天出去卖蔬菜幼苗之前,生产队的干部们,是会前来计数的。

他们会根据这一阵子,市场上蔬菜幼苗的大致行情,定出来一个出货价。

社员们拿出去卖的多了,得的一部分钱,才是他们自己的报酬...

通常一天忙活下来,每一位社员,也就是挣个3毛钱、5毛钱的。

现在梁建平请罗旋,到他家去坐坐。其实,梁建平只不过是顺口说了这么一句而已。

因为罗旋一旦到他家去做客。

不但耽搁家里面的、那些婆娘、孩子们睡觉不说。

而且,客人上门,要不要给罗旋这样的贵客,打几颗红糖煮鸡蛋?

“哐当”几下砸下去,人家明天跑上几十里路,好不容易才挣到了几毛钱。

哦豁...

这下子,为了招待罗旋。

全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