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地球质量这就算出来了?(2 / 2)

这家伙不仅能算出地球半径,还成功计算出了地球的回归年长度,与地球公转周期的误差只有26秒,比西方都还早了300多年,可谓是遥遥领先。</p>

而且,郭守敬还是最早提出“海拔”概念的人。</p>

为了能更方便测算天文历法,元朝以前观测星体坐标用的都是“浑仪”,就是把测量道坐标、地平坐标和黄道坐标等多种不同坐标的机构都装在一个系统内。</p>

导致一个球面空间被安装了八九个圆环,制造、使用都很不方便,还遮挡视线。</p>

郭守敬就把“浑仪”进一步改造成了“简仪”,把地平坐标与赤道坐标分为两个独立的装置,解决了这些问题,还利用滚珠轴承,使之转动更加灵活,观测更加精确。</p>

另外,郭守敬还改进了前人观测日影的工具圭表,通过增加圭表的高度,发明了一个叫“景符”的辅助仪器,从而改进出了“高表”,测量精度远胜圭表。</p>

这家伙还先后发明仰仪、窥几等观测仪器,并利用这些仪器,一共观测出前人未命名的星体一千余颗。</p>

要不是郭守敬很多时候更像古人,也没有搞出什么很厉害的先进“技术”,林煜都得怀疑这厮是个“理科生穿越者”了。</p>

“有了地球半径,再加上重力加速度,扭秤实验算出来的万有引力常数,那就可以开始算地球的质量是多少了。换言之,就是可以算算我们脚下的大地,到底有多重了。”</p>

“怎么算?”</p>

杨荣还是不太能懂。</p>

袁忠彻、于谦这两个脑子比较活泛的,似乎都有些触碰到了其中的关窍。</p>

“首先,我们先得算出地球的重力,先说说铜球重力怎么算。”</p>

“铜球重力=重力加速度*(乘号)铜球的质量。”</p>

“额……”</p>

“地球的重力=万有引力常数*(铜球的质量*地球的质量)/地球的半径平方。”</p>

“……”</p>

开始还只是杨荣、于谦听不太懂,现在两套公式套下来。</p>

这下好了,一个都听不懂了。</p>

林煜没管他们,继续往下写公式。</p>

“接着再算,地球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地球的半径平方/万有引力常数。”</p>

公式瞬间简化掉绝大部分,方便看是方便看了,但看不明白还是看不明白。</p>

不对,还是看明白了一点。</p>

至少作为最终结果的地球质量,他们简单地用前面的公式一通计算。</p>

没花多长时间,就把地球质量的最终简化公式,给成功推出来了。</p>

然后呢……</p>

为什么?</p>

(/69462/69462762/10100714.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