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得不错,因为两个囚徒都已经坏掉了,不再绝对理性,所以他们在个人理性的驱使下,只会为自身谋求最大利益,而不会再去考虑全体利益。”</p>
“如此,那就只能得出同一种选择,即互相背叛对方,争取至少两年的减刑,而不是直接吃苦十年,或是去赌对方不会开口。”</p>
“这就是囚徒博弈中的纳什均衡。”</p>
“纳什……均衡?”</p>
杨荣念叨着这个有些怪异的名词。</p>
林煜解释道:“名字不重要,在纳什均衡中,两个囚徒都是个人理性,而非绝对理性,所以他们总会做出相同的选择,也就达成了均衡的状态,这也是囚徒博弈所面临的特殊‘困境’。”</p>
“哪怕双方没有被分开审讯,并且提前做好了串通,实际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p>
“囚徒博弈所面临的困境……”</p>
郑和开口问道:“所以,这就是林先生适才说到的非零和博弈?”</p>
“因为零和博弈意味着必然损人利己,损失的利益与得到的利益始终保持均衡,但囚徒博弈却并没有这个共同的最大利益,反而是两个囚徒都因为互相背叛,获得了八年的刑期。”</p>
林煜点头说道:“相比较于绝对理性的海盗分金,囚徒博弈反而更适合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关系。”</p>
“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囚徒博弈困境中,最显著的就是公用品悲剧。”</p>
“公用品悲剧?”杨荣疑问道。</p>
“就好比大明某地的湖泊,因为官府没有明确的约束,所以百姓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考虑,而去大规模地围湖造田,而且即便百姓们知道围湖垦田会减少湖泊面积,减少当地所有百姓的日用水源,甚至还会带来水患的灾害,但是抱着自己不去围垦,别人也会围垦的想法,他们只会如同竞赛一般,相互疯狂围垦,直到湖泊彻底消失,田地失去了水源,也就跟着荒芜了。”</p>
这就是囚徒博弈带来的公用品悲剧,放到其它行业也是相同道理。</p>
“而公用品悲剧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困境,那要是放大到国与国之间,会怎么样呢?”</p>
听到林煜的问题,郑和的回答速度最快,应该说他正好因为这个,还曾经吃过一次亏。</p>
“我有一位昔日旧友,跟随一起下过西洋,在抵达一个叫做锡兰的海外岛国之时,对方的国王曾经试图袭击我大明的远洋船队,一开始船队主动避开,所以没有发生冲突,但到了第二次,在对方国王诚恳的道歉之下,我们的船队开进了该国的海港,结果便遭到了该国军队的团团围堵。”</p>
又是经典的“我有一个朋友”。</p>
林煜有些无语,但也能明白郑和的意思。</p>
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是不可能存在相互信任的。</p>
杨荣这时也有所启发,跟着说道:“若依这囚徒博弈来说,那三国典故中的‘白衣渡江’便也是很好的实例。”</p>
白衣渡江,后人所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