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这个版本较多,秦用在其中一个版本之中也有他的排名,他排在隋唐十三杰的第十名。同时,在有的版本之中,他则是作为这一时期四猛八大锤之中的铜锤将所出场。还有就是也曾作为四猛之一出场。
而秦用各种各样的称号也确实不少,如“银面韦陀”、“铜锤将”,“大锤公子”等。
不过,无论是放在哪个版本之众,他都绝对是隋唐众多高手之中的一员,也确实当得起这个天级的实力。
“叮,第四人,太史慈,武力102。”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接下来就是黄忠、许褚、孙策、太史慈这些了。作为三国的顶级猛将之一,这个武力对于太史慈来说并不算高。
三国最有名的五场打斗,当数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神亭岭太史慈酣战小霸王,关羽黄忠战长沙,潼关渭水许褚赤膊战马超,葭萌关张马举火夜战。
而这几场战斗之中,偏偏还是平手局居多。就比如太史慈与孙策的这一场,两人前前后后大战将近100回合,不分胜败,战力值非常接近。
而除了和孙策一战之外,太史慈其他的表现也非常亮眼。
北海救孔融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入城时,一杆长戟挑落数十人。出城时左右开弓,八面开射,对方战将无不应弦落马。
征严白虎,再现神箭技艺,一箭将守将左手射透,牢牢钉在护梁上。
而且,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也确实是三国有名的神射手之一。
只可惜,这么一名盖世猛将,归顺东吴后,孙策早逝,太史慈被孙权派去镇守南方,唯一有记载的带兵打仗是抗拒刘磐,因此戏份骤减,在演义之中再出场的时候就已经接近他的落幕了。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这去世之前最后的一句悲呼或许也道尽了太史慈心中的无奈。
“叮,第五人,张须陀,武力102。”
瓦岗军是隋末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大多数隋唐演义中,瓦岗军都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可张须陀这个名字却名声不显,即使出现,也只是作为瓦岗军首领李密的垫脚石。
然而在历史上,张须陀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在大厦将倾的隋末,他挽狂澜于既倒,连胜瓦岗军三十余次,平定乱兵数十万,成为柱石将军。
在刚开始的时候,即便是秦琼、程咬金、罗士信也在张须陀之下,是张须陀帐下的将领。
根据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
6人对抗2万大军平均每个人对抗3000多人,如此战绩,又几人可以做到。
张须陀率军与瓦岗军交战三十余次,连战连捷,将瓦岗军打得落花流水。翟让有了退让的想法,这个时候李密站了出来,他向翟让保证,“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
由于连战连捷,张须陀起了骄傲之心,便率军追击佯败的李密,结果在大海寺遭到了埋伏。
张须陀成功突围,但当他见到属下将士们还在敌阵中,他又率军杀了回去。
如此连续冲入敌阵四次,张须陀身负重伤,手下将士也战死大半。张须陀见状,仰天长叹。已有死志的张须陀下马与敌人交战,最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其实,张须陀一直都在打一场不可能取胜的仗。隋朝只有张须陀一人,可他要面对的,是一座将倾的天下,是无数走投无路的百姓,是杀之不绝的叛兵。
张须陀想做撑起这座天下的柱石,但他一人无法与天下大势作对。只可惜,这样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战死沙场后却默默无闻,世人对他的评价只有李密的那句“勇而无谋”,岂不悲哉?
“系统,去掉尚师徒和新文礼,在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