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王朱佑杬的悉心培养下,嘉靖自幼饱读诗书,自己写诗词的水平或许不怎么样,但是欣赏诗词水平还是在线的,徐晋这首边塞词水平只能算中上,跟之前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相比,还是差得远。
常公公干笑一声道:“靖国公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对大明,对皇上一片赤胆忠心,真乃群臣之楷模也。”
嘉靖欣喜地道:“徐卿事无不成,这次又为朕打下若大的疆土,朕该如何封赏你好呢,头疼呀1
嘉靖嘴上说着,脸上却露出悠然神往之色,恨不得能跨越空间,亲自来到燕然山下,与徐晋和诸将一道勒石刻功。
常公公很识趣的没有插嘴,这种级别的话题,如果多嘴,弄不好会惹麻烦。徐晋如今已经是国公,武职已经到顶了,再往上就得封王,可是大明就没有封过活着的异姓王啊,除非皇上打破祖制吧,所以,这种事还是不掺和为妙,弄不好会被那些文官口诛笔伐。
嘉靖捧着那份拓印下来的《封燕然山铭》,悠然神往地许久,这才命人拿去装裱,然后继续愉快地阅读那份和谈协议,以及桑哈德和吐罗火请封的奏表。
古语有云:福无双至,福不单行,不过,也有双喜临门,好事成双的时候。
巧得很,正当嘉靖喜滋滋地阅读着徐晋的捷报时,另一份捷报也送到了兵部,这份八百里加急捷报来自广西镇南关,报捷之人正是忠勇伯俞大猷。
话说之前张璁不是献计,让皇上下旨,令从马六甲归来的俞大猷率水师进入广西北部湾威慑安南国的莫朝吗?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正当嘉靖的圣旨传达时,俞大猷所率的归国舰队正好到了广州府,在当地休整补给呢。
俞大猷倒也干脆,接了圣旨后立即举帆出海,掉头驶入了广西北部湾,靠近安南一侧,并且派人到安南国首都升龙传达嘉靖的圣旨,勒令安南莫朝统治者莫登庸把王位还给黎朝,并亲至大明京城,向大明天子负荆请罪。
安南只是蕞尔小国,自汉唐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只是后来分裂出去罢了,明初的时候又被朱棣纳入了大明的版图,虽然明宣宗时期再次独立,但还是大明的属国之一,在强大的**面前,安南只是一只弱小的蚂蚁而已。
所以安南莫朝统治者莫登庸得闻大明水师出现在近海,登时吓得坐立不安,不过他不甘心啊,最后一咬牙,决定赌一把,非但没有投降请罪,还组织士兵抵抗,并且暗地里派人在全国搜杀黎氏的后人,把黎氏后人杀了精光,绝了黎氏的后,够狠!
俞大猷得闻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发动攻击,在强大的大明水师面前,安南那几艏破船简直就跟纸糊似的,不用半天就被扫灭了,然后明军舰队沿海一路横扫,三日便攻陷了安南首都升龙,活捉了莫朝统治者莫登庸,就连一众朝臣和家眷也一窝端了。
正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被活擒的莫登庸为了活命,痛哭流涕地跪倒在地,并且主动献上了安南的土地册及户籍本乞降,愿将国南安土献给大明以换取性命。
(注:这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嘉靖十八年,莫登庸遣使至广西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嘉靖十九年十一月初三,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官员纳地请降,自始,安南国降为大明安南都统司,一直到明末,安南都属于大明领土。)
嘉靖的圣旨是让莫登庸把王位还给黎氏,如今莫登庸竟然把国土献给大明,所以俞大猷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写了一份八百里加急捷报送往京城请示。
正好,嘉靖六年六月初一这天,徐晋的捷报和俞大猷的捷报先后送抵京城,真可谓是双喜临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