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向了最开始说话的那人。</p>
那人点头道:“在下今日去内阁当差,听说了一些消息。”</p>
“据悉,刘大人是因为今日早晨送的奏疏而获罪的。”</p>
送的奏疏获罪?</p>
刘如愚是御史,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因言获罪的。</p>
难不成他写了很过分的东西?</p>
像刘家这样的人家,总不能言辞激烈的骂皇帝吧?</p>
正在思考着,那人又继续道:“刘大人此次交上去的奏疏,听闻犯了今上的名讳。”</p>
“通政司衙门一开始还没有发现,奏疏送到司礼监才被发现的。”</p>
奏疏是有固定格式的。</p>
像刘如愚这种奏疏,一般会写好后,通政司衙门会先进行预审。</p>
然后送到司礼监太监手中,再交给皇帝。</p>
如此一来,奏疏内容就要几个人的手。</p>
如果格式有错,对于官员来说,这事可大可小。</p>
自赵策认识刘如愚到现在,刘如愚好像一直都在吹牛逼,说自己奏疏写得很好。</p>
怎么还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p>
赵策问清楚刘如愚的事情后,和几人道了谢。</p>
随便吃了一些饭后,便准备到诏狱去看看刘如愚。</p>
许翰林得知赵策的打算,虽然有些担心,也还是壮着胆子要陪赵策过去。</p>
刘如愚是刘大夏的儿子,赵策倒也不担心他会治什么重罪。</p>
对普通官员来说可能会被革职的罪名的,到了刘如愚身上,最多也就是小惩大诫一下。</p>
事情虽不大,但是流程还是得走。</p>
无规矩不成方圆。</p>
毕竟赵策先前,弘治皇帝都同样下令把他抓进了诏狱。</p>
北镇抚司衙门,赵策也算是熟头熟路了。</p>
毕竟自己去年才进来过。</p>
到了北镇抚司衙门外的长巷,许翰林有些紧张的吞了吞口水。</p>
“这、这般阴森......”</p>
作为一个翰林学士,许翰林自诩也是清流。</p>
清流对锦衣卫和阉人,都没什么好感。</p>
如今到了锦衣卫的地盘,他自然避免不了紧张。</p>
许翰林在一旁小声的说着:“在诏狱里的人,如果没有得到圣上的批文,是不得随意探望的。”</p>
“我等过来,大概也是进不去的。”</p>
“要不我们先去找刘公,看看他有何打算再说?”</p>
许翰林并不想让自己的脸在锦衣卫面前挂上号。</p>
毕竟被锦衣卫惦记着的文官,可都没有什么好结果。</p>
而且刘大夏这么的大的官,也没派人过来捞自己的儿子出来。</p>
估计也是忌惮诏狱的缘故。</p>
正二品的尚书尚且如此,他们这些底下的小文官,又怎么敢去硬碰硬?</p>
赵策对着许翰林笑了笑,随意安慰道:“许兄放心,锦衣卫没有传说中的那般可怕。”</p>
“若是许兄实在害怕,不若在路口等候便是?”</p>
许翰林看了看越来越近的北镇抚司衙门,干笑了一声。</p>
硬着头皮道:“我、我还是陪着你去吧。”</p>
“万一这些锦衣卫发难,起码我们二人还能有个照应。”</p>
赵策点头道:“许兄这份情义,我记下了。”</p>
说话间,北镇抚司衙门已经到了。</p>
门口守着的两个锦衣卫,看到赵策过来,赶紧迎了上前。</p>
“侯爷怎么到北镇抚司来了?”</p>
赵策微微颔首,直接开门见山说道:“听闻刘御史被陛下下令抓进了诏狱,本官想进去探望一番。”</p>
其实这些锦衣卫大概也能猜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