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云关的大财主!(1 / 2)

小皇帝的畅快笑声响彻在整个永极殿中。</p>

底下的一群文武百官,一个个交头接耳的在那小声议论着。</p>

六部重臣则表现的稍显淡定。</p>

而那群将军,脸上则一个个乐开了花,与有荣焉。</p>

这么多年过去了,莫非是他们将官要崛起了吗?</p>

当今天子年不过十五,继位却已有三年,乃先武皇嫡子,也是嫡传的独子,因定下的年号为隆庆,所以世人皆称之为隆庆皇帝。</p>

少年皇帝吗,看人难免简单了些,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p>

但能让这少年皇帝如此表现喜欢的人物,整个朝堂上上下下还没有谁看见过。</p>

这份喜欢,几乎比得上这位少年皇帝喜欢的美人,美酒,美物,这三样了。</p>

“天云关武备将军率部大大破贼军十万!俘虏数千,杀敌数万!”</p>

“臣等愿意以头顶乌纱做保,所述皆可验明真假。”</p>

太监尖锐的声音继续在永极殿响起。</p>

底下的臣官们在听到这一句话后,一个个直接在脸上摆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p>

要知道在乾朝,一有战事,夸大战果几乎可以说是每一个文武官员的必备技能。</p>

可就算再怎么夸大战果,那也有个限度,一般默认最高不超过百分之百。</p>

当然也有一些胆大妄为的,报个几倍的战果,但那都是上上下下从头到尾打点好的,大家一起分润的功劳。</p>

不然皇帝真的认真起来派人校验一番,到时候又该如何应对?</p>

可现在这份奏折就很吓人。</p>

即便减去那夸大的部分战果,这份战报也最起码得有数万人的战果。</p>

哪怕面对的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流民军。</p>

就算是上万头猪。</p>

摆在天云关前不动,就给关内的数百士卒一个一个砍杀,那也要砍上个两天两夜吧?</p>

但其中更有蹊跷的事。</p>

原本大乾朝文武官员势同水火,文官看不起武官,武官觉得文官傻逼,文武官员相互掣肘是必然的。</p>

可如今呢?</p>

三位七品县令。</p>

甚至,其中还有一位是堂堂当朝宰辅之子,登科进士!</p>

都联名在为一个武官请功?</p>

而且还是这么大的功劳,他们几个地方主官没有丝毫分润一二,全部给了天云关的武将?</p>

这令朝堂上上下下的所有文官,哪个敢信?</p>

一个个瞪大了眼,心里琢磨开了。</p>

“一个小小的天云关,竟能以数百破十万?”</p>

“边塞之军难道更精锐一些?”</p>

“那也不可能如此夸张吧!大破十万黄巾!这黄巾真要这么好杀,朝廷岂不是派一支万余人的偏师,就能将天下各地的反贼全部绞杀干净了!?”</p>

“是啊,朝廷左右两路平叛大军下江南,五万兵平江南十几路的反贼,不过三四十万黄巾,至今都还没有上万的战果呢!”</p>

“笑话,这联名奏折,诸位大人信吗?”</p>

“自是不信!”</p>

“不信。”</p>

大殿底下。</p>

一个个文官们互相摇摇头。</p>

然而他们的议论声却是极小的,很是注意分寸,并不会被正在大笑中的隆庆帝听到。</p>

然而,就在一众文官旗帜鲜明的觉得这份战报必定有水分,且是大大的水分。</p>

也是这些文官最接近真相的时候。</p>

大乾朝文官之首。</p>

天下士人万众敬仰的张瑞张宰辅,开口了!</p>

只见这位宰辅大人看着喜极的隆庆帝,一步走出朝班,双眸之中都充斥着笑意道:“陛下,关于这位天云关的武备将军林北玄 臣也略有耳闻啊。”</p>

“哦?张师莫不是早已接触过了?”</p>

隆庆帝一下子来了精神,明显将所有的注意力一下子便放在了张瑞的身上。</p>

这位宰辅大人曾在隆庆帝尚为太子时担任东宫讲师,二人关系极好,所以隆庆帝登基之后也才有了如今的张宰辅。</p>

只见张瑞笑呵呵的从宽大的官袖中取出一张纸。</p>

“陛下,臣不曾见过,不过是我那在边塞的不孝子,寄了一封信过来,这信里说的种种,皆是有关于这林北玄林将军的事。”</p>

“哦?竟有此事?张师快快道来。”</p>

在听到宰辅之子还亲自给宰辅大人写信之后,一群文武百官皆是好奇的竖起耳朵。</p>

有句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这宰辅公子张景浩,在百官眼里是极为类父的。</p>

他们倒也想知道从这位公子口中,对那位林将军又是如何评价的?</p>

只见在小皇帝兴奋的催促之下。</p>

张宰辅打开信纸念道:“陛下,这封信里说了,林将军的天云关可是别树一帜啊?”</p>

这一番话说出来,小皇帝越发好奇了。</p>

“此话怎讲?怎么个别树一帜之法?”</p>

一众文武百官纷纷倾耳倾听。</p>

“呵呵,他说,他曾与另外两位县令共同入关探查过一番,结果就是此行,给三位县令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p>

“在那偏远的荒芜之地,饿殍遍地,连吃个饱饭都是奢侈,可是在那林将军的天云关内,将士们吃的却是一日三餐!”</p>

“嘶!”</p>

朝堂之中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p>

一个个百官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p>

要说这林北玄吃兵粮,喝兵血,他们是一点都不奇怪!</p>

可说这林北玄麾下将士一日三餐,他们才是不信!</p>

这个时候。</p>

文官末尾,一个看起来干干瘪瘪,官服还显得有些老旧,一看就没什么油水的小官站了出来。</p>

他脸上带着怀疑之色道:“皇上,如张县令所说,四县之地皆苦顿,那凭何天云关就与众不同呢?”</p>

“这信中所说的一日三餐,又是什么餐?该不会是树叶草根泥饼之流?”</p>

此言一出。</p>

所有文官几乎是齐声应和起来。</p>

“是啊,为何独独他天云关不同?”</p>

“一日三餐?吃草根树皮泥饼也算一餐?”</p>

“数百人如此吃喝,每日所消耗的粮食足以供养一支千余人的队伍了!”</p>

这小官对这件事抱着极大的怀疑,所有文官也是纷纷颔首赞同。</p>

小皇帝见状看向张宰辅。</p>

张瑞却是呵呵一笑。</p>

“皇上,臣原先看到这,也是难以置信,但小儿在心中就是如此讲的,而且这林北玄手下数百将士吃的还并不是什么草根树皮,反而顿顿有肉?”</p>

“顿顿有肉?岂有此理,这事必定是四人串通一气捏造的!”</p>

那小官瞪大了眼睛,一挥衣袖,根本不给宰辅大人丝毫面子。</p>

这位能混到官服都老旧了还舍不得更换也是有道理的。</p>

“这,这怎么可能?”</p>

“一群兵卒,一日三餐就算了,还顿顿有肉?”</p>

“荒谬!”</p>

这一会,连文官们都罕见的没有紧紧追随宰辅大人的脚步。</p>

一个个脸上尽是荒唐之色。</p>

这种事,荒唐,太过荒唐了!</p>

莫说外面,就说这乾都,可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冻死饿死?</p>

你一个边关小将,凭什么顿顿让手下士卒吃肉?还一日三餐餐餐如此?</p>

所有人都只觉得宰辅大人这是太过爱护其子了!</p>

然而此刻,张瑞听着百官的议论声却是不以为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