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蔡伯喈(1 / 2)

“使不得,使不得啊……”</p>

“吾只是说拿不出来1000两银子,没有说拿不出来200两银子。”</p>

“小友是吾见过的最有忠义气之人,果然够配这忠义二字。”</p>

说完老者指了指门上的忠义铁艺阁五个大字。</p>

“来人将200两白银交给小友。”</p>

“是。”</p>

很快就有下人将白银送了上来。</p>

“小友,吾也不占汝便宜,这样,吾送汝一幅字。”</p>

“哦,能得老先生一幅墨宝是小子荣幸。”</p>

“胡志还愣着干嘛,赶紧笔墨伺候。”</p>

“是。”</p>

“来,老先生请。”</p>

“嗯,这纸不错啊。”</p>

“老先生好眼力,小子虽是一铁匠,但酷爱书法。”</p>

“没事的时候也会进行创作,练字,但是上不得台面,上不得台面。”</p>

“嗯,那吾就很好奇了。”</p>

“来,某先将吾的留下。”</p>

采山采水,取之自然,</p>

匠心匠魂,铸就辉煌,</p>

凡炉凡火,成就名剑,</p>

千锤百击,忠义无双。</p>

《赠长生》–蔡邕</p>

“啊,原来是伯喈公,是小子有眼无珠,不识当代大儒。”</p>

“小子给伯喈公赔罪。”</p>

“快快起身,长生啊,来让老夫看看汝的文采。”</p>

“好,那小子就献丑了。”</p>

“拿笔来。”</p>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p>

《述剑》</p>

“嗯,好字好诗啊。”</p>

“只是这风格很有特色,是汝自创的?”</p>

“不瞒大家,正是小人自创,小子称它为五言绝句,简称五绝。”</p>

“五绝,好一个五绝,不错、不错啊。”</p>

“这些天吾听说过不少有关汝的事迹。”</p>

“真没想到这世上还有汝这般忠义有才之士。”</p>

“散尽家财还四处借钱只为救助平民百姓,汝祖上也是忠义之辈,汝家可称为忠义世家啊。”</p>

“实不相瞒,吾这次路过解县原本想去祭拜汝之祖父。”</p>

“汝祖父也是一代大儒,只是因朝堂局势选择隐居。”</p>

“汝祖父和吾父还有深交,只可惜早逝。”</p>

“汝父虽不及汝祖父,但在这解县也是一有名的忠孝节义之人。”</p>

“汝有此文采为何不从政,反而再次打铁,这不是埋没人才,难道是因为汝的祖父?”</p>

“不瞒蔡大家……”</p>

“诶,我们两家也算世交,汝若不弃,可叫吾叔父。”</p>

“啊,这可如何使得?”</p>

“使得、使得。”</p>

“那是小子高攀了,叔父。”</p>

“哎,好、好啊,”</p>

“叔父,汝也看出来了,吾这脾气性格,即使进了官场那也待不了几天就会受到排挤。”</p>

“进入官场不能为百姓做事,那又有何用?”</p>

“吾现在虽然只是一铸剑师,但吾忙时铸剑,闲则作诗、练字。”</p>

“有钱则接济百姓,无钱则想法救济百姓,何不自在?”</p>

“好,长生的志向高远,是吾之不及也。”</p>

“叔父客气了,吾就算再有本事也只能接济城内百姓。”</p>

“叔父乃是当代大儒,弟子无数,受叔父学识熏陶者无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