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 奥卡姆剃刀(1 / 2)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394 字 2023-05-07

当然,梁总好容易招来的这类极品,绝对不可能只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更不可能这些人才出了成绩,自己这个当老板的要全部据为己有。

这些特殊人才在梁总的研发大厦里,都有不菲的待遇。

如果出了成果,东夏科技也绝对不会因为全额投资了,而独占成果。

不管是各种人才的待遇,还是成果的分配,东夏科技都最大程度地让利于旗下的这些人才。

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厚的待遇和条件,让东夏科技就像吸铁石一样,紧紧地把这些杰出人才吸附在了公司旗下。

别说他们自己想跳槽,你就是赶他,也赶不走。

梁总认为,对于这些瑰宝一样的人才来说,情怀和物质,缺一不可。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只有情怀,没有物质,那就失去了人类这种生物生存下去的本质。

太物质了,没有情怀,那注定走不远,也走不高。

大概,世界上除了有个姓梁名进仓的大傻子,再没有第二个人,会给这些“于国于家无望”,看不到任何前途的偏执型人员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出钱,出设备,出一切的物质支持,让这个“精神病”去干他喜欢干的事。

木工大师秋山利辉32岁时,创办了一所“秋山木工”学校。

在招收徒弟之前,他会做多次暗访,观察这个学徒能不能吃苦,耐不耐得住寂寞。

学徒进了学校后,马上就被关“禁闭”。

学校规定:没有允许,谁也不准离开;不经同意,家长也不准探望。

这个“禁闭”,一关就是八年。

秋山制定了一套八年育人制度,学费全免,但学徒必须依规而行。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一年养成匠人基本习惯,三年把师傅所传技艺融会贯通,四年跟师傅学习品行。

而那些不必要的社交,没有用的应酬,一律严格禁止。

梁总的东夏科技在选人育人方面,跟秋山木工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东夏科技的工作环境和制度却没有秋山木工那么严格,反而是显得相对宽松。

因为经过千挑万选,然后又在职业学校经过免费的培训,最终能够进入到东夏科技来上班的这些人,是不需要制度约束的。

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推掉人世间所有的社交和应酬,不需要为了一日三餐犯愁,然后困了的时候有半平方的一张硬板床供他休息,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人间天堂。

对于郑淑叶来说,她发现东夏科技也是她心目中的天堂。

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到环境如此宽松,科研条件如此先进,待遇如此优厚的地方来工作啊!

可是——她又知道那是绝不可能的。

毕竟,她跟小梁关系特殊。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或者说,自己本应该是这里的老板娘来着。

还有就是,她在海外卧薪尝胆那么多年,现在是计算机所的骨干力量,如果辞职到一个私人的研究机构……

可是,她又实在是太喜欢这里的科学氛围了。

今天正好是周五,下午的时候,小梁安排郑淑叶参加了一个芯片小组的讨论例会。

东夏科技里面分门别类地有好多这样的小组。

每到周五的下午,就是这些科学小组开例会的时间。

每个小组都有属于自己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都有专门的服务人员,给开例会的这些疯子们端茶倒水的提供服务。

一群头发蓬乱,不修边幅的疯子们,以各种洒脱不羁的姿势围坐在会议桌前。

喝着茶水,吃着各种甜美的零食和水果。

除了不准抽烟,以及把臭脚丫子搁在桌子上之外,其他也没有什么规矩。

这些疯子们在“同好”面前畅所欲言,但凡有什么想法的,都会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给参谋参谋。

或者说,是提出来让大家攻击的。

比方说,一位“聪明绝顶”的疯子提出了一个天才般的想法,这让与会的郑淑叶听了顿时眼前一亮。

但是她眼睛的亮度并没有保持多久。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便遭到了其他人的各种反驳。

可谓是众口如刀,时间不长,郑淑叶就发现这个想法的各种站不住脚,已经被驳斥得体无完肤了。

郑淑叶不禁暗暗点头,果然没错啊。

她刚进这个会议室的时候还有点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会议室的门牌上写着“剃刀例会”。

等进了会议室,看到墙上有醒目的标语:“如无必要,勿增实体”。